随着东北风不断吹来,茶哈冲已经彻底入秋,而网上新闻说今年是“千年极寒”
    ,意味着冬天将来得特别早。
    风吹过树木发出的萧瑟声音,大三的学习已经过去快一个月,这也在告诉着我,生日又要到了。
    去年因为甲流的原因,我们只能在“大乐”
    简单地吃个晚饭,既没有痛饮也没有狂嗨,毕竟连校门都出不去,这次怎么也得弥补一下。
    毕竟是我爸妈,对于自家儿子的心思在千里之外就了然于胸,特地还给我安排一笔不少的生日经费,让我好好地吃一顿。
   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茶哈冲的物价水平本就不高,再加上我大学生的身份总能打个折,那笔经费请一桌子人吃饭都还有得赋予,所以我便开始了自己的计划。
    对于组织熟人之间的饭局,我早已信手拈来,寝室的所有人和家属是必请的,不过刘总因为去了北京赶不回来。
    我又叫上了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华子、诗诗姐、菲姐以及小西同学,通过QQ加短信,大家都很给面子,一桌子人很快就凑齐了。
    对于吃什么的问题,自然是需要参考大彪班长的意见。
    作为地道的茶哈冲人,大彪班长总是能够说出一些性价比高的餐厅,结合我的预算,我们一致决定去极具东北特色的“社会主义新农村”
    ,体验体验正宗的“杀猪菜”
    和“丰收菜”
    。
    在跟所有人都确认了时间地点信息后,我又想起了一个人,其实更应该用“惦记”
    这个词来形容,这个人我貌似都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。
    是的,就是我的那位高中同桌女同学。
    我俩并不是没有联系,但没有像大一大二时的那么密切了。
   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学校搬了校区,成功地从学院升级成了大学,在另外一个地区,算是茶哈冲的远郊了。
    这也使得我们相互之间走动变得异常麻烦。
    另一方,那就是我俩的关系了。
    其实她明白我的意思,我也知道她的态度,所以一直没有把这层窗户纸捅破。
    我尝试着发了条短信,询问她方不方便接电话。
    在一段漫长的等待后,我竟然收到了一条肯定的回复,于是迫不及待地就拨了电话过去。
    得知我生日将近,她立刻送上了祝福,然后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请。
    她这突然起来的热情让我有点不知所措,难道我猜错了?刚挂完电话,一旁在“球场上”
    激战正酣的老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退出了游戏,一脸坏笑地看着我。
    “小伙咋样啊,她来不来啊?”
    “来……”
    我还有些懵,但嘴角已经露出几分兴奋的笑容。
    “牛逼啊,是不是心里老得劲儿了?”
    老赵把“老得劲儿了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