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小说书库 www.xssk.net,最快更新四合院:从街道办开始最新章节!

.......”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新年第一天,春节。

    “不能扫地,不能倒水,也不能洗衣服和出远门。”

    “奶,前几个我还能理解,纳财不失财嘛,可这不能出远门有什么讲究吗?”

    “没啥讲究,祖宗就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杨利民听到奶奶这话,有些无奈的笑了笑。

    不过既然是初一的规矩,他自然遵守。

    至于奶奶说的不能出远门,和自己也没多大关系,再远他也出不了四九城。

    而从今天开始是主要工作,就是去四处走街串巷,俗称拜见。

    地方还挺多,街道主任、洪家、老马.......

    东西已经置办好,就是估摸着少不了喝酒。

    “奶,我出去了。”

    礼品装车弄好,他准备出发。

    奶奶从屋里拿了条围巾给他披上,叮嘱道:“你慢着点儿,少喝点儿酒,啊?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杨利民点点头,推上自行车,慢悠悠的出去了。

    先去街道主任那里,两人一见面,对方很是热情。

    “小杨,快来,快进屋坐。”

    主任将他迎进屋,她爱人帮忙倒了杯热水,也在好奇打量。

    “你就是小杨同志吧?幸会幸会!”

    杨利民抬头望去,是一个戴着眼镜,挺斯文得体的中年人。

    据说是在XX部门担任副手,今年有望更进一步。

    他急忙起身与人握手,还记得上次接待就是对方帮得忙,所以心存几分感激。

    两人聊了很多,一直到午饭后,杨利民才得以离开。

    “小杨同志,以后常来啊!”

    “一定一定!”

    主任两口子给他送到门口,热情不已。

    杨利民点头答应,很快就离开了。

    接着是洪家,在这里就没有那么拘谨,但酒确确实实的喝了不少,等到实在喝不下了,老爷子才放他离开,还让明天再来。

    杨利民哑然失笑,看看天色,去给老马拜年也只能推辞一天了。

    等到他好不容易清醒一点,推车回家,意外发现家里居然有客人来。

    走进去一看,老马正带着一国字脸的男人,和奶奶在一旁坐着闲聊。

    “哟,回来了?”

    “啊,刚从老爷子哪儿过来,本想着明儿个去给你拜年,你怎么亲自来了?”

    他一进屋,里面的两人也顺势站起身。

    “这事儿说来话长。”

    老马欲言又止,示意坐下聊。

    奶奶给泡了壶茶,也不打扰他们,回房休息去了。

    杨利民过去坐下,见两份礼物摆在桌上,心里就有数了。

    “你来就来呗,干嘛还带东西?”

    和老马熟悉后,他也不客气。

    对方笑了笑,见杨利民目光转向一边,不等他开口,就忙着介绍道:“哦,这位是北影厂的王主任,王楠。”

    “小杨同志,您好您好!”

    “冒昧来访,还请见谅。”

    王楠很热情的迎上来,杨利民也顺势和他握手,心里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“是电影制片厂的吗?”

    “是是,看来您对我们单位还是了解的?”

    “哈哈,有所耳闻。”

    两人客套一阵,杨利民心中逐渐确定了。

    四九城的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9年,建厂初期以拍摄纪录片为主,先后摄制的故事片有《智取华山》《龙须沟》等。

    1956年,另行组建zhonyang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后,改为摄制故事片的专业厂。

    北影和申城的电影制片厂,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两尊龙头,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。

    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来找自己。

    三人坐下喝茶,老马知道他有很多疑问,于是长话短说。

    “去年的国庆汇演,你借调到我们战友文工团,排了个话剧《前夜》,还记得吗?”

    杨利民点点头,怎么可能不记得,又不是过了很久。

    只是对方这么一说,他也就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想拍成电影?”

    他看向王楠,对于其用意已经确定七八分。

    话剧的传播力度自然不可能比得上歌曲,他排的两个节目,歌曲《映山红》全国传唱,而话剧却反响平平。

    一方面,这玩意儿并不适用于所有人,另外就是话剧的普及面太窄,工人百姓这个大群体,可能连话剧是什么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但随着时间发酵,却是在业内获得高度评价。

    王楠,或者说北影看过后觉得很适合,于是找上门来。

    “小杨同志,那故事真的很精彩,但您也知道,话剧的表演方式太局限了,很多东西都没表现出来,实在是一种遗憾。”

    杨利民点点头,“是这样的。”

    本来就是电影删减改话剧,现在又要改回电影?

    这倒是不新鲜,国内电影刚刚起步,没什么可拍的。

    大部分是红色题材,其他的故事片,很大一部分也都是取材民间故事、戏曲、话剧。

    战友文工团同样为他们提供不少好本子,但总得来说......原创太少。

    原创这东西摸不着边界,风险很大。

    《五朵金花》拍的很成功,百姓也喜欢,但最后还不是被贴上各类标签,主演年纪轻轻就受尽折磨。

    《前夜》没有那么多事儿,本身就是主旋律,说破天了也是致敬,也是爱国,也是缅怀过去,展望未来。

    “所以你们是要让我来写剧本?”

    “是这个意思,还希望您能一起参与到拍摄制作中来。”

    杨利民点点头,表示理解。

    无论是《前夜》还是《映山红》,实则他都没有版权,是属于战友文工团的作品,自己只是制作人,体制内的那一种。

    通俗来讲,这属于集体,不是他个人的东西。

    可《前夜》毕竟是自己写的,他们搞不定。

    想要扩展成电影,鬼知道怎么扩展。

    于是只能来找他。

    而对于杨利民来说,既然战友文工团都没有意见,他的意见顶个屁用,自然是接下了。

    “这事儿倒是没问题,不过我想听听,你们想怎么拍?”

    如果单单是让自己扩展剧本,其他的自己也不想管。

    可既然要参与到拍摄和制作中,就有责任和义务,也有权力主持一部分事务。

    王楠也明白这个道理,很快就说道:“我们年前就开过一次会,这不今儿个和老马特意来拜访您,也是想问问您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杨利民沉吟道:“彩色片能行吗?”

    “彩色片.......”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