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小说书库 www.xssk.net,最快更新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226章 朱棣到达他忠诚的北京

    崇祯十七年五月中旬,朱棣大摇大摆地进入河北境内。

    此时的河北其实不叫河北,而是叫北直隶。</p>

    包括整个河北,都归属于北京管。</p>

    除了北京以外,负责河北地方事务的官员是顺天巡抚宋权。</p>

    这是个2臣,先归附李自成,又马上降清。</p>

    但因为老朱还没有公布北方哪些人投降,他是打算自己到北京开杀戒来着。</p>

    所以使得北京的官员们都不知道自己后来做了什么,自然也就不存在弃官逃跑,或者被崇祯杀死之类。</p>

    不过宋权却并没有在河北迎接朱棣。</p>

    他奉崇祯的命令驻扎在遵化,以防止建奴从燕山山脉寇略京师等地。</p>

    因此负责来迎接朱棣的是顺天巡按柳寅东。</p>

    这厮也是个2臣。</p>

    小朱棣没有开枪毙了他,留着让老朱来杀就行。</p>

    还是那句话。</p>

    王永吉死是因为他开关放满清进来,后面这些投降的2臣贼子罪过没王永吉那么大,就晚死几天也一样。</p>

    跟在山东的情况一模一样,柳寅东率领河北大小官员迎接,恭恭敬敬,丝毫不敢怠慢。</p>

    这一路上甚至连一点事情都没有生。</p>

    仿佛朱棣不是来攻打北京的,而是来游山玩水的,弄得朱云峰都觉得有些无聊。</p>

    运河沿线从德州过去之后,就是河北东光。接着沧州、兴济、静海,到天津卫,此时距离北京也就一百来公里。</p>

    没有任何阻碍,畅通无阻。</p>

    到五月下旬,距离朱棣从凤阳出已经过去二十多天的时候。</p>

    船队大摇大摆地进入天津卫码头,码头上早就得到消息的无数百姓蜂拥而至,希望瞻仰太宗风采。</p>

    说实话,这种事情沿途一路遇到的太多。</p>

    不过跟天津卫比起来,沿途其它地方的追星粉丝就算少的了。</p>

    毕竟经过大明二百余年展,天津商业已经蓬勃壮大,城池宽阔,城内商铺林立,诸多长芦盐商汇聚,让这里人口很是稠密。</p>

    虽比不得苏州、杭州、南京、北京等一线城市,却也算得上介于一线与二线之间,尤其是以漕运为主。</p>

    正是中夏时节,太阳高悬,北方温度却算不上炎热,反而清凉干爽,令人觉得心旷神怡。</p>

    船只徐徐入了天津港口。</p>

    两岸百姓夹道欢迎,甚至有不少人因为拥挤而掉进水里,场面一片混乱。</p>

    “成祖陛下,成祖陛下,看看我们吧,看看我们吧。”</p>

    “什么成祖,要叫太宗。”</p>

    “陛下,陛下!”</p>

    山呼海啸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,运河两岸又是人山人海,估摸着沿途一路至少得有七八万人以上,茫茫一眼看不到边际。</p>

    “唉,哥这无处安放的魅力啊,搞得现在说是北伐,却跟回家了一样,不过北京好像就是我家哦。”</p>

    小朱棣站在船头眺望了一阵,内心不由得十分空虚。</p>

    自己太受欢迎了,以至于都没有人过来阻拦他。</p>

    一仗不打,这能叫北伐吗?能叫奉天靖难吗?跟传檄而定有什么区别?

    朱云峰鄙夷道:“装什么,你来过北京吗?”</p>

    “那还不是被你坑了?你没来的话,我现在早在北京打蒙古人了。”</p>

    “我没来你有手机玩?有电脑玩?有吊带黑丝给你老婆买?”</p>

    “我草!”</p>

    朱棣一惊,忙不迭左右看看,见周围无人,这才气道:“这种话你怎么能说呢?”</p>

    朱云峰乐道:“旁边没人才无所谓嘛,何况他们听得懂吗?”</p>

    “.好吧。”</p>

    朱棣一想也是。</p>

    周围将士们只知道自己来明末了,可不知道现代的情况。</p>

    别说他们,就连大朱棣,朱高炽他们也不清楚,甚至都以为现代是老朱的仙国呢。</p>

    说话间船队已经徐徐到了码头。</p>

    还是跟之前一样,当地官员前来迎接,恭恭敬敬地请他入城。</p>

    除了地方官员以外,还有原司礼监大太监曹化淳求见。</p>

    朱棣看天色尚早,决定不在天津留宿,继续出,也拒绝了曹化淳的见面请求。</p>

    他猜到这是来给崇祯说情的。</p>

    但老朱已经盛怒,给了崇祯最后一次机会,崇祯自己不要,驳了老朱脸面,老朱那边肯定是不会轻饶了这个子孙。</p>

    自己虽然是太宗,却在太祖面前没有一点牌面,哪敢跟老朱顶牛,自然也只能叫人委婉告诉曹化淳。</p>

    到傍晚时分,队伍过杨村至武清。</p>

    随着小朱棣一路前行,消息也传到了京城。</p>

    此刻,远在北京的崇祯还完全不知道高起潜逃跑的事情,也不知道吴三桂已经投了满清,更不知道建奴打算入关。</p>

    事实上当他得知建奴是吴三桂王永吉等人放进来的时候,当时就恨不得把他们马上召来京城给凌迟处死。</p>

    但考虑到这件事情必须隐瞒下去,因此最终决定秘密行事。</p>

    没办法。</p>

    王永吉或许可以召去杀了,可吴三桂、童逵行等人却在山海关、宁远沿线带兵驻守。</p>

    他们手底下都有大军。</p>

    眼下虽然山西、河北的兵马没有被李自成击溃,导致大明无兵可用。</p>

    可大明也确实已经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。</p>

    崇祯抽调了山西与河北的驻防兵马,拢共也才让王家彦带了不到五万人去山海关,兵力可以说少得可怜。</p>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中原腹地,乃至于山西毗邻蒙古的边境地区,几乎可以说是彻底空虚。</p>

    没有多少兵力,守备力量屈指可数,蒙古人甚至可以随意南下劫掠。</p>

    由此可见崇祯已经到了极为窘迫的地步。</p>

    若是再想杀吴三桂、童逵行等人,弄得山海关兵马哗变的话,恐怕不用等老朱北上,光吴三桂就能灭了大明了。</p>

    因此他必须想点办法。</p>

    经过与内阁诸多学士的商议,他打算采取诱杀之计。</p>

    老朱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,山海关外的宁远离京师不过八百里,吴三桂不可能不知道未来大明覆灭的事情。</p>

    但吴三桂是罪魁祸之一的消息崇祯并没有传出去,使得其中就有操作空间。</p>

    崇祯的打算就是先秘密逮捕高起潜将他处决,随后自己圣旨,褒奖吴三桂一番,说他未来死战山海关,是为国尽节的大忠臣之类。</p>

    吴三桂自己当然不知道自己未来干了什么,崇祯的圣旨就是定性,如此就能放松吴三桂的警惕。</p>

    到时候再让王家彦召吴三桂去山海关开会,席间安排刀斧手,轻松取他狗命。</p>

    只是崇祯自己也没有想到。</p>

    大明实在太腐败了。</p>

    不仅官场腐败,他的司礼监更是腐败。</p>

   &nbs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