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小说书库 www.xssk.net,最快更新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224章 将计就计

    济宁城中,朱棣的圣驾占据了州府衙门。

    朱云峰亲自下厨,用随船带的佐料炒了二十多个菜,做了满满两大桌。</p>

    宴会上朱棣与众人谈笑风生,诸多山东官员心里虽战战兢兢,美味佳肴在桌,却如同嚼蜡,脸上还得不断应和,勉强至极。</p>

    若不是朱棣见朱云峰脸色不太好,便肃起脸说,这是吴王殿下亲自下厨做的饭菜,诸位难道觉得不合胃口吗?

    引得诸多官员连忙动筷子吃饭,一边吃还一边点头夸赞,恐怕饭桌上那么多菜肴今天就得全部浪费。</p>

    朱云峰那一瞬间都想不吃牛肉了。</p>

    很显然,枪毙王永吉起到的是杀鸡儆猴的效果,诸多官员纷纷表示愿意归附,听从太祖太宗调遣。</p>

    结束宴会后,朱棣召徐标奏对。</p>

    奏对时朱棣也说了,徐标未来殉国,是大大的忠臣。</p>

    他此行的主要目的还是奉天靖难,打上北京,地方处理的事情不归他管。</p>

    杀王永吉也是恨其叛国当了汉奸,自己并不想插手山东事务。</p>

    等后续太祖陛下来山东,自有一套属于太祖的办法。</p>

    包括杀山东的投降官员,清查山东地主劣绅,给山东百姓分田地,迅恢复生产等等。</p>

    朱棣要求徐标配合,一切听从太祖的指示行事。</p>

    徐标知道自己过关了,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,恭恭敬敬地表示自己服从安排。</p>

    翌日,小朱棣再次出。</p>

    队伍浩浩荡荡,进入了运河下一个城池,山东东城府聊城。</p>

    由于山东皆已归附,所过之处,除了山东本地的三司的官员以外,地方官员也是一直在迎接欢送。</p>

    徐标,山东巡按陈潜夫,以及山东布政使、按察使、参议等官员送他们到了德州。</p>

    德州是鲁运河最后一站,过了德州后就是河北东光县,进入南运河。</p>

    山东官员就欢送到这里。</p>

    他们还以为是把阎王送过境,都暗自庆幸自己运气不错,后来没有叛国,苟活了性命。</p>

    却不知道真正的阎王还在后面。</p>

    崇祯十七年五月上旬,这个时期的大明本该已经处于更加混乱的时代。</p>

    李自成攻破北京,崇祯自缢,吴三桂打开山海关,放清军入关。</p>

    在李自成、吴三桂以及清军生了山海关大战之后,五月份李自成逃出北京,清军占领了大明都城,自此开始了统一、屠杀的道路。</p>

    史料记载,明朝后期人口约六千万,史学家估算真正人口在一亿两千万到一亿五千万左右。</p>

    但到了清初就只有七千万人。</p>

    根据后世历史学家研究表明,明末清初因为天灾,瘟疫,农民起义,清军入侵,总共损失人口约35oo万。</p>

    直接因清军屠戮所死的汉人百姓数以百万计,间接造成的死亡达上千万。</p>

    由此可见满清带来的灾害有多大。</p>

    不过今时不同往日。</p>

    农民军起义已经被老朱镇压,南方也在进行内部改革。</p>

    这段时间光被老朱杀死的叛国官员、地主劣绅及其家属就多达四十余万。</p>

    并且这还只是四川、湖广、江西、南直隶、浙江等地。</p>

    后续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的改土归流以及田亩政策也将持续进行。</p>

    再加上老朱大量收缴藩王土地财富,把散落在各地的藩王召集于南京。</p>

    斥责他们的过失,将很多作恶藩王的爵位取消掉,按照罪责交由南京都察院审理定罪。</p>

    林林总总,解放的田亩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七八千万亩,可以说极大地缓解了土地矛盾与社会矛盾。</p>

    虽然处理朱家子孙还是让他有些犹豫,但考虑到大明的江山应该放在第一位,老朱也不得不下定决心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。</p>

    当然。</p>

    杀肯定是不会杀。</p>

    只是把各藩国主宗如蜀王朱至澍,福王朱由崧,鲁王朱以海等人圈禁起来。</p>

    其余郡王也进行削藩。</p>

    郡王之下,重新核定宗室籍贯。</p>

    允许宗室经商、种地、读书、参军、科举。</p>

    如此解决大量底层宗室什么都不能做,最终沦为乞丐的问题。</p>

    一系列政策下,南方正在迅进入安稳期。</p>

    这就导致李自成没有攻陷北京,吴三桂也没有受到李自成的威胁而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。</p>

    并且孙传庭送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给崇祯,都让崇祯送往山海关饷银,又调河北山西精锐,蓟辽地区一时间明军兵力达到了近十万之多。</p>

    历史上多尔衮还是吴三桂写信求他入关,加上范文程劝说,这才下定决心南下入侵。</p>

    如今吴三桂没有写信,大明国内渐渐安稳,边境明军兵马众多,也让多尔衮完全没有任何想要进攻山海关的意思。</p>

    只是随着老朱下凡的消息在短短的半年内传遍大江南北,各种消息也是满天飞。</p>

    哪怕是山海关内外也已有所耳闻。</p>

    此刻山海关外的宁远城中,辽东总兵吴三桂在他的府邸当中看着京城的信件,眉头紧皱。</p>

    在他的旁边是他的亲信幕僚方光琛。</p>

    信中的内容很简单。</p>

    一是说了一下南方太祖的事情。</p>

    二来则是现在京城的谣言。</p>

    据说太祖遨游历史长河,看到了大明的未来。</p>

    本来在今年四月初,被李自成攻破京师,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,大明灭亡。</p>

    接着清军入关,大败李自成,之后一路屠戮,杀死汉人无数,建立了满清政权,让汉人成为异族的奴隶。</p>

    这个消息是确定了的。</p>

    因为老朱自己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,后来是建奴得了天下。</p>

    至于建奴是怎么得的天下,吴三桂作为防备建奴的最后一道关隘,是战死沙场,还是投降了建奴,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。</p>

    京城很多人都说吴三桂投降了建奴,引清军入关。是华夏罪人,应当凌迟处死。</p>

    一时间吴三桂在舆论场上的处境就很微妙。</p>

    秦桧还有三五好友,吴三桂在京城自然也有朋友,甚至当官的朋友也有不少,便纷纷向他写信说了一下这个情况。</p>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吴三桂可以说是如坐针毡,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</p>

    “廷献,你说说,太祖下凡的事”</p>

    吴三桂看向方光琛。</p>

    方光琛其实不是吴三桂的属下,是他的结拜兄弟。</p>

    只是他爹死后就投奔吴三桂,现在寄居在吴三桂府邸中,因为颇有谋略,吴三桂做什么都会询问他的意见。</p>

    历史上也是方光琛建议吴三桂向满清借兵,效仿所谓的唐朝时向回纥借兵平定安史之乱的先例,结果建奴可没想着退兵回去,直接鲸吞了华夏大地。</p>

    听到吴三桂的问话,方光琛犹豫片刻,迟疑说道:“如今南面到处都在说,连宫里都有消息传出来,陛下都已经承认,这恐怕.”</p>

    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