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小说书库 www.xssk.net,最快更新抗日: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最新章节!

    沈振华带着侦察班一头扎进了大山里,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折腾什么,朱日东更不会管,他的心思在抓主力部队训练上;

    现在的三连,炮兵班、掷弹筒班是大杀器,但还没有形成战斗力,特别是掷弹筒,用好了可以当一门轻型迫击炮使。

    掷弹筒、九二步兵炮堪称鬼子的两大黑科技,都是针对华夏战场研制的,是步兵的噩梦。

    三连现在还没有缴获步兵炮,所以对于掷弹筒非常重视,这玩意跟飞雷炮一样没有膛线,想要击中目标全凭经验;

    鬼子常用的十年式掷弹筒,没有配备支架和瞄准具,射击全凭士兵的经验,射距远近靠角度的修正。

    如近距离射击,射角45°时射程为60,射角60°时射程为45,射角90°时射程为30;

    远距离射击,射角45°时射程为220,射角50°时射程为180,射角60°时射程为120。

    后来鬼子又研发了八九式50重型掷弹筒,设计上简化了射程调节机构并在身管内增加了膛线;

    同时还增加了瞄准装置,由表尺板和背带上的射角标记组成。

    表尺安装在防护筒上,表尺板上印有“8、6、4、2”的字样,分别代表800、600、400和200;

    背带除用于背负外,还有与表尺板上"8、6、4、2"相对应的射角标记,用于对相应射程进行瞄准。

    八九式刚刚研发出来,还没有列装,所以三连缴获的是大正十年式掷弹筒,这玩意非常吃经验。

    好在华夏人的动手能力强,智商高,只要经过系统训练,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也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不要小看八路军对新武器的适应能力和仿造能力,八九式掷弹筒被八路军缴获后就被太行兵工厂仿制出来,并命名为民27式掷弹筒,射程高达750米;

    到大反攻时,晋冀豫根据地兵工厂生产了2500门50小炮和大量炮弹,用于装备近30个团,每个班一具,将掷弹筒的火力发挥到了极致。

    朱日东深知掷弹筒的作用,所以在训练方面下了很大工夫,甚至不惜拿出宝贵的榴弹来进行实弹训练,十天的训练周期内每人3枚实弹,在八路军这绝对是大手笔。

    就是民兵的掷弹筒班也特批了每人2枚榴弹,训练效果非常明显,已经能准确击中目标了。

    “朱伟,这玩意就是熟能生巧,虽说你也能击中目标,但跟鬼子的老兵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;

    特别是射速,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,你们掷弹筒班不仅要做到指哪打哪,还要快!

    要做到闭上眼睛都能熟练操作,鬼子机枪一冒头就得废了他们,你这个班长有没有信心?”

    朱伟是朱日东从老家带出来的堂弟,他们五兄弟参加黄麻起义,现在就剩哥俩了。

    朱伟当即表态道:

    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

    朱日东这才放心的离开,打仗亲兄弟,他对朱伟的能力还是很认同的,最困难的任务都是交给他,从来没失望过。

    安排好掷弹筒班的训练后,他又转到了民兵连,重点关注了女民兵的训练,把女娃送上战场前,杀敌的本领必须要教会他们。

    他赶到的时候女民兵正在进行战术训练,冰冷的泥地上,一排柔弱的女娃正在匍匐前进,细嫩的胳膊被磨得伤痕累累,但没有一个人哭鼻子,这很难得。

    虽然云峰村的女人自小就干农活,但跟男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,连朱日东这个铁汉子看了都有些于心不忍。

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