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小说书库 www.xssk.net,最快更新大话灵山最新章节!

入肺,凡人之躯的他,只能用灵芝和生姜煎药,却知道杯水车薪。忽然想起天庭的“回春露”,可低头看见袖口早已褪色的云纹,只剩凡人之躯的他,连仙力都所剩无几。

    回到峰顶,鹿神忽然现身:“仙人若用剩余仙力,可延续半日仙身,足够去天池取露。”云逸指尖抚过腰间破碎的流云佩,想起百年前在天庭,透过琉璃顶看见的万家灯火,那些在瘟疫中挣扎的百姓,那些在战火中流离的身影——原来最该修的,从来不是仙籍,而是人心。他望向药田的忘忧草,忽然笑了:“仙力若能救人,便是最好的修行。”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五、雾起危时:燃力护得凡人安

    大寒那天,阿青的病情加重,唇色青紫如冻茄。云逸背着药篓摸黑进山,在悬崖边发现半株千年人参,根系缠着毒蛇。他解下青衫裹手,徒手抓住蛇七寸,蛇信子在他手腕划出血痕,却不及他眼中的急切。雪粒子打在脸上,他忽然滑倒,药篓摔进深涧,只剩人参还攥在手里。

    赶到阿青家时,孩子已昏迷两日。云逸把参片煮成浓汤,用汤匙一点点喂,指尖忽然发麻,手腕浮现金色仙纹——那是动用仙力的征兆,每一道都在灼烧他的凡人之躯。鹿神在窗外叹息:“仙人若再用,怕是连人形都保不住了。”他却不停手,直到阿青的额头退烧,唇角有了血色。

    当夜,云逸靠在草棚梁柱上,看着自己透明的手掌,像被雾霭笼罩的月光。百年刑期已满,玉帝的召回符在石桌上发烫,可山脚下还有咳嗽的老妇人,还有等着采药的虎娃。他摸了摸石桌上刻的“披云峰”三字,字迹已被雾霭浸润,忽然笑了:“这峰,倒比天庭的玉阶暖和。”

    六、雾锁仙途:化雾为身守千年

    玉帝的第二次诏书随雷火降临,雷部天将劈开云雾,金色锁链在峰巅炸响。云逸望着熟悉的天宫景象,却只看见阿青在石像前玩耍的身影,看见药田的忘忧草在风中摇晃。纠察灵官的声音像冰锥:“抗旨不遵,永囚此峰。”

    他忽然伸手,掌心托起峰巅最浓的雾——那是百年间,他用思念、用汗水、用未褪的仙力织就的雾霭。“我愿化作风雾,守着这里的人。”话音未落,身体渐渐透明,化作千万缕白雾,缠绕在峰巅的巨石上。鹿神在云端悲啼,山脚下的村民们忽然看见,峰顶的巨石竟慢慢变成人形:青衫广袖,袖中似藏药草,眼望山下,嘴角含着淡淡笑意,像在看自家孩子。

    阿青跪在石像前,发现石缝里长出新的忘忧草,花瓣上凝着水珠,像眼泪。她伸手触碰石像袖口,雾气忽然涌进掌心,带着熟悉的松针香——那是仙人哥哥抱过她的温度。

    七、雾散千年:云影长留人间情

    唐贞观年间,羽士李淳风路过披云峰,见峰顶石像手中握着发光的草药,触碰时伤处自愈。他在《云笈七签》中记载:“谪仙云逸化雾为身,石躯含灵,触之者百病消。”从此,披云峰成了祈福圣地,石像前的石凹里,永远盛着甘冽的雾水,喝一口便觉身心通透。

    明代正德年间,灵山爆发时疫,知县领着百姓在峰下祈祷。当夜,峰顶飘下七彩云雾,所过之处,病人皆苏醒。人们在石像旁建“逸仙祠”,供上云逸的牌位,香火终年不断。祠中壁画上,云逸袖中飞出的雾霭化作千万只手,接住坠落的孩童,扶起病倒的老人。

    现代的灵山景区,披云峰成了网红打卡地。清晨的雾海里,常有背着药篓的老人在石像前采忘忧草,说这是仙人留下的“天然药库”。导游会讲:“这雾是仙人的衣袂,沾一沾,烦恼全消。”有游客发现,雾浓时石像的眼睛会泛着微光,像在凝视山下的万家灯火。

    暴雨冲毁山路那年,抢险队员在石像后发现残碑,刻着:“云本无羁,因念成牢;仙本无谪,因爱成囚。”字迹被雾霭浸润,却愈发清晰。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雾霭,照在石像衣褶上,有人看见青衫袖摆轻轻扬起,几片新的忘忧草从袖口飘出,落在山径上,为赶路的人铺开淡淡的蓝。

    暮色中的披云峰裹着温柔的雾,像仙人披着青衫,守护着山下的灯火。风过时,石像袖口发出沙沙声,那是千年不散的云雾在私语,诉说着一个关于自由、守护与爱的传说。山民们代代相传的歌谣在雾中飘荡:“披云山上雾纷纷,仙衣化雨润凡人。若问仙人何处去,云峰深处守晨昏。”而披云峰的雾,永远记得那个谪仙,如何用百年时光,把自己变成了人间最温暖的守望。

    喜欢大话灵山()大话灵山。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