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小说书库 www.xssk.net,最快更新大话灵山最新章节!

br />     激战三日,姜道人已伤痕累累,太极图的光芒也黯淡下来。他望向远处的灵山主峰,忽然想起师父临终所言:“护民之术,不在法力高低,而在与土地共生之心。”遂闭目凝神,以掌心按在谷中焦土上,默念“灵山血咒”——那是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凡人,才能催动的禁术。

    奇迹出现了:焦土中竟涌出丝丝青光,那是灵山龙脉的精魄。九妖顿时躁动,金牛精惊吼:“你竟要与山同命?”姜道人笑而不语,青光汇入太极图,图中突然浮现出九座山峰的虚影,正是灵山七十二峰中的“九宫护山阵”。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“现!”他一声清喝,九座虚影化作九道山符,分别印在九妖头顶。金牛精的角断落,化作赤石;火牛精的鳞甲剥落,凝成红岩;水牛精的四蹄陷入地底,化作青岩……九妖挣扎着跪倒在地,渐渐现出原形——九粒被符咒封印的朱砂,深深嵌入山谷的岩缝中。

    六、化石成峰:九牛伏地护灵根

    姜道人踉跄着站起身,见九颗朱砂已与大地融合,化作九块形态各异的巨石:有的如牛首回望,有的似牛蹄踏地,有的像牛尾卷曲,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他亲手写的镇妖符。他取出随身携带的“丹书铁券”,将九妖的精魄封入石中,铁券上的字迹自动刻在岩面上,形成永恒的封印。

    “多谢仙长救命!”百姓们跪成一片。姜道人却摇头:“我本是凡人,不过做了该做的事。”他指着九块巨石:“它们虽被封印,却能守护地脉,今后谷中土地,会比从前更肥沃。”果然,次年春耕,被妖火焚烧的土地上竟长出双穗稻,用巨石旁的泉水灌溉,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。

    为感谢姜道人,百姓们在谷口修建“镇龙观”,将他的画像供奉其中。而那九块巨石,从此被称为“九牛石”,所在的山峰,也因此得名“九牛峰”。每当暴雨倾盆,巨石表面会浮现出红色纹路,如同牛身上的伤痕,那是当年激战留下的印记。

    七、岁月留痕:石上苔痕记往劫

    魏晋时期,道教兴盛,镇龙观成为江南名观,观主在九牛峰下发现“丹书铁券”残页,上面详细记载了姜道人收服九妖的经过,遂将这段故事刻在石碑上,供后人瞻仰。唐代诗人韦应物路过灵山,见九牛石形态各异,题诗壁上:“九牛伏地镇妖邪,一片丹心照汗青。”

    宋代,九牛峡谷遭遇百年一遇的山洪,其他山谷皆遭冲刷,唯有九牛峰下的村落,因九块巨石形成天然屏障,安然无恙。村民们发现,洪水过后,巨石表面的符咒竟发出微光,将泥沙自动排向山谷两侧,从此相信这是神牛在默默守护。

    近代,有地质学家考察九牛峰,发现九块巨石的材质与周边岩石迥异,含有特殊的矿物质,能调节土壤湿度。他们不知道,这正是当年朱砂煞气与灵山龙脉融合后的神奇效果,每到旱季,巨石缝隙中便会渗出细流,滋润着下方的梯田。

    八、云栈寻幽:雾里青牛说古今

    孟夏,灵山景区的九牛峡谷栈道上,导游小张正给游客讲解:“大家看前方那九块巨石,就是传说中的九牛石。你们看,第一块像不像牛首?它的角断了一截,据说是姜道人当年打断的……”

    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,一位老人摸着石面上的纹路,忽然惊呼:“这些刻痕,竟和我家祖传的《镇龙图》一模一样!”原来,他正是姜道人的后人,家中世代相传着这段故事。小张笑着点头:“没错,我们当地人都说,摸一摸牛石,能沾点护佑的福气。”

    暮色降临,九牛峰被薄雾笼罩,巨石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,宛如九头沉睡的水牛。山风掠过,竟传来低沉的牛吼声——那是风吹过岩缝的回声,却让人心生敬畏。远处的镇龙观传来钟声,与虫鸣蛙叫交织,仿佛在诉说那段跨越千年的传奇。

    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,九牛石上的符咒在月光下微微发亮,如同守护灵的眼睛。游客们不知道,每一块石头里,都封存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,都藏着一位道人以身为盾的决心。而九牛峰的传说,就像谷中永不干涸的清泉,在岁月的长河里,永远流淌着护佑与希望的故事。

    喜欢大话灵山()大话灵山。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