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。</p>
包括对付张献忠、左良玉他们也是以守株待兔为主。这些人本来就盘踞在长沙周边,吸引他们过来主动进攻才是上策。</p>
自己则先搬运足够的粮食武器弹药,并且在石碑处保留足够的兵力,才能考虑化被动为主动。</p>
但小朱棣那边是唯一主动的部队,自然要时时刻刻保持观察。</p>
小朱棣眼下正加急忙慌赶往潼关。</p>
古代交通非常不便。</p>
汝州之战生在九月二十二日,但直到十月初八崇祯才知道消息。</p>
他得知孙传庭大败非常生气,下令削夺孙传庭督师及兵部尚书的官衔,并让他“戴罪收拾余兵,扼守关隘,相机援剿,图功自赎”。</p>
可在此之前的十月初六,李自成就已经攻破潼关,孙传庭战死。</p>
由此可见消息传递困难。</p>
相比之下,汝州距离潼关直线距离不过二百来公里,实际距离三百多公里。</p>
李自成的军队骑兵非常多,日行三四十公里的度,十天内就能赶到。</p>
最⊥新⊥小⊥说⊥在⊥六⊥9⊥⊥书⊥⊥吧⊥⊥⊥!</p>
小朱棣就八百步卒,长沙离潼关直线距离都有七百多公里,走襄阳经武关入陕西,再去潼关,距离差不多得有11oo公里。</p>
哪怕他是九月十八日晚就连夜出,将士们急行军,每天6o公里度,紧赶慢赶现在还在南阳盆地,连武关都没到。</p>
眼下距离潼关被攻破,孙传庭战死只剩下十天时间,时间可以说是相当紧迫。</p>
以目前的情况来看,很有可能小朱棣得晚一天脚程,人才刚到武关,孙传庭就已经寄了。</p>
为此老朱的意思是让他就地想办法看能不能搞到一些马匹。</p>
不管是从官军那里抢还是从农民军那抢。</p>
哪怕是从老百姓那“买”也行。</p>
现在南阳盆地被李自成的起义军占领,不过还是有几块朝廷的孤地,分别为郧州、均州以及光化,为后世湖北十堰、丹江口市、谷城县一带。</p>
由大明湖广按察使高斗枢,郧阳知府徐启元,游击将军王光恩,游击将军刘调元等人驻守。</p>
李自成多次攻打郧阳都未能攻克。</p>
小朱棣要走武关,自然是要经过襄阳以及郧阳。襄阳是李自成的地盘,郧阳则是高斗枢的地盘,如果有马的话,官军和闯军都能抢。</p>
眼下李自成的主力正向潼关极前进,后方留守部队不多。</p>
高斗枢历史上趁着这个时期正准备收复襄阳,结果没过多久孙传庭大败战死的消息传来,被迫又退了回去。</p>
因此可以说两方的实力都不是很强,小朱棣即便八百人,收拾他们也足够了。</p>
这就是有现代信息的优势。</p>
哪怕外界局势不明,朱云峰他们也可以回现代家里连IFI查资料,马上就能知道眼下南阳盆地是个什么情况。</p>
对于小朱棣来说,就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,即便各方势力犬牙交错,盘根错节,他也能弄得清清楚楚。</p>
给小朱棣交代了现在的情况后,老朱就正准备开启下一个阶段布局——处理张献忠。</p>
冯胜带着左良玉进了帐篷。</p>
从进吉王府开始,左良玉就一直好奇打量。</p>
他看到了府中到处都是没见过的军用帐篷和铁丝网。</p>
配着长枪的士兵不断来回巡逻,还有大量的民夫正在搬运物资。</p>
一袋袋的大米如小山一样堆积着。</p>
很多民夫也在拉木料,加紧建造简易房屋,用于储存不断拉来的辎重。</p>
一路走来,光看到的能储存粮食的新建库房就有数十个之多,恐怕养活长沙满城几十万丁口十年都足够了吧。</p>
左良玉很想知道,他们哪来的这么多粮食。</p>
“陛下,左良玉带到。”</p>
冯胜进了帐篷,向老朱汇报。</p>
左良玉进来。</p>
老朱转过身,目光威严地在他身上扫视。</p>
那一瞬间,左良玉就差点跪了。</p>
威压这种东西是虚的,但气质这种东西,在某些时候,反而却是实际。</p>
一个人从穿着到长相,再到长年累月的身处高位,自然而然,身上就像是带了某种贵气。</p>
就好像你看到陈道明,就想起了皇帝。看到一个姓诸葛的人,本能就觉得他很聪明一样。这是气质变化以及惯性思维产生的联想。</p>
有些人只是站在那,你就会觉得他贵不可言。</p>
老朱亦是如此。</p>
他穿着朴素的明初龙袍,双手背负在身后,扭过头的那一瞬间。</p>
那眼神,便是锐利得让人寒毛倒竖,仿佛被一头龙给盯上。</p>
这种感觉在朱云峰和季赫身上是体现不出来的。</p>
因为后世已经没有皇帝了,平时也见不到那些当官的,自然就感觉不出这种威严。</p>
但即便如此,朱云峰和季赫时常能够感觉到老朱浑身上下外溢的那种杀气。</p>
特别是面对文武百官群臣的时候,好像下一秒他就要把人拖出去斩了。</p>
然而左良玉作为古人,却能体悟到这种气质。</p>
他一时间愣住。</p>
旁边刘熙祚立即喝道:“大胆左良玉,见到太祖陛下还不下跪。”</p>
“额臣左良玉,参见陛下。”</p>
左良玉自然是认识刘熙祚。</p>
文官向来都是对武将这般颐指气使,见到连他都承认这是太祖,便也迟疑两秒,单膝跪下。</p>
“唔”</p>
老朱低头盯着左良玉,眼神尖锐似剑,像是能把他看透一般。</p>
几秒钟后,就在左良玉后背凉,寒毛倒竖的时候,老朱才说道:“起来吧。”</p>
“谢谢陛下。”</p>
左良玉长舒了一口气,从地上起来,不自觉擦了擦额头的汗。</p>
眼前这老者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。</p>
特别是不仅这老者盯着,帐篷里每一个将领,每一个官员,每一个士卒都盯着他。</p>
好似一旦他有不轨之心,下一秒就要将他乱刀砍死,就更加加剧了这种压力。</p>
“虽说你已经认识了朕,但流程还是要走一下。”</p>
老朱转过身去,看着桌子上的地图,边看边说道:“小季。”</p>
“在。”</p>
季赫站了出来。</p>
“送他去一趟洪武朝。”</p>
“是。”</p>
季赫对左良玉招招手道:“来吧,本大明楚国公亲自带你去洪武朝一趟,你还有机会见到监国太子标。不过燕王棣就别想了,他现在去陕西帮孙传庭打李自成了,以后你还有机会见一见,怎么样?是不是很激动啊?”</p>
“是是,谢楚国公。”</p>
左良玉跟着季赫走出帐篷,直到此时他才现自己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,像是从水里捞上来一般。</p>
现在他已经彻底相信,帐篷里的那位恐怕真就是大明太祖。</p>
太好了。</p>
太祖陛下来了。</p>
大明有救了。</p>
(本章完)</p>